《這三個女人》是前副總統呂秀蓮女士三十幾年前於獄中所著,內容描述三位同時就讀台灣大學的女同學在學時不同的思想個性與畢業後未來人生際遇的分歧。

其中一位是許玉芝,她的母親由於在夫家重男輕女的觀念下卻又未添男丁,因此遭受許多的歧視,母親的遭遇使得她對婚姻抱持保留的態度,她不希望自己步上母親的後塵,她希望能活出自己的人生,她不想要像她的婆婆、母親、她的同事麗華姊,一直在婚姻裡爭權奪利,爭取男人肯定的眼光。然而事與願違,她的人生仍舊束縛於傳統的婚姻觀念,被迫於生子後放棄事業、被迫於服從丈夫何秉坤的要求,雖然日子過得很安穩,但感覺就不像是自己的人生。她覺得,「結婚證書代表著一個女人成為了男人的骨中骨、肉中肉,她不再擁有她自己。」

汪雲是出身豪門的富家女,為了心上人溫亦宏而努力進入台大,立志要做溫亦宏的妻子。然而這是一段不受祝福的婚姻,她為了嫁給溫亦宏不惜與父親撕破感情,溫亦宏也為了和汪雲在一起,不惜放棄溫家繼承人的地位,汪雲曾在洗盡鉛華、繁華落盡之中與溫亦宏同甘共苦、相知相惜,這樣的日子反而是她最幸福的日子。後來溫亦宏由於父親的猝逝而繼承家產,汪雲也重返她的少奶奶生活,但忙碌的應酬文化使得溫奕宏逐漸失去了他原有的樸實無華,兩人沒有交集的生活,使他們漸漸走上了平行的道路,彼此漸行漸遠、同床異夢,這段婚姻也因此出現外遇的危機。「與其讓那個女人從我身邊把你給搶走,我寧願讓上帝把你給帶走。」結果汪雲一語成讖,夾雜於兩個女人之間的溫亦宏痛苦不已,終於選擇自我了斷,丈夫的死使汪雲頓時失去了生存意義,整日活在悔恨之中以淚洗面,在第三個夏末的早晨回首對亡夫的愛恨和對往事前塵的自首,追思與丈夫的往日情懷成為她最終的回憶。

高秀如是個傳奇女子,卓犖不羈並挑戰傳統,立志要成為新時代新女性。她可以為了自己的志業而放棄自己所愛的人,最終取得哈佛博士學位後學成歸國任教。因為她的步伐太快,身邊的人幾乎都跟不上她,也因此錯失許多錦繡良緣(如X、高興),雖然孑然一身,但也少了婚姻的束縛而得以自由自在,而她也從未放棄愛情:"You are you, and I am I. I am not here to live up to your expectation, and you are not to mine. But if we meet each other some day, it's wonderful."

三位高學歷的女性,並未隨著時代的變遷而一起改變,因為即使時代變了,人心也未必來得及改變。

在華人傳統觀念中,女人向來被視為是男人的附屬品,只需要依照男人的要求來安排自己的人生,更不能有其它的意見。隨著女性意識的解放,開始有女性追求自我的突破,思想獨立、行為獨立、經濟獨立而擁有獨立自主的人格,但傳統男尊女卑的觀念已根深蒂固於人心,又有多少人能不在乎這種觀念而活出自我呢?即使女性不斷追求自我成長和自我實現,但內心中卻依然嚮往能夠信服於一個才華洋溢、雄才偉略的男人並隨之引領。"Wives tend to believe that their husbands are infinitely versatile and resourceful." 這樣的觀念至今看來,不論男女,仍舊深植人心。

到底現今女性的地位應該如何界定呢?人微言輕的我,恐怕無能置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llio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