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韓的局勢因為天安艦事件而引起國際緊張,目前各國都在推測未來可能的
發展情勢,不過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中國對此案的態度。

沉艦事件自3月26日發生以來已經過約兩個月,各國一開始都把矛頭指向北韓
所為,但也不排除天安艦內部爆炸因素,對於事發的主因經過數十日的調查,
終於在5月中旬由南韓官方出爐,結果調查結果以「魚雷螺旋槳印有北韓體文
字」以及魚雷碎片材質來自北韓為由,證明此事件乃來自於北韓潛艇進行的魚
雷攻擊,由於證據確鑿,幾乎世界各國──尤其是南韓的同盟國美日,皆一致
認同北韓為事件的主嫌。然而,與北韓有血盟關係的中國大陸,卻遲至今日都
不願做出正面而直接的表態,僅一再對外表示要求各國冷靜理性看待此事,而
不願直接對北韓進行嚴厲譴責。國際社會對於中國袖手旁觀的態度當然相當不
滿,數度在各種場合上對中國施壓,然而中國一直不為所動。

中國的做法自然有他的考慮,不過如果只以「北韓為中國同盟國,故有此做法
」這種思維來解釋,又未免太過簡化此事件。去年4月北韓發射火箭亦遭各國
譴責,中國方面的態度也是呼籲各國冷靜克制,由於中國身為擁有「否決權」
的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對於聯合國是否能嚴厲制裁北韓有決定性意見,北韓
既有這樣的盟友在,自然敢肆無忌憚。其實,中國一再包庇北韓的做法是基
於長期而全面的戰略考量。從全球佈局的角度來看,南韓所屬的聯盟主要為
美日等國,而北韓所屬的聯盟則為中俄等國,兩大勢力目前在世界正處於抗
衡狀態,中國方面自然不會希望北韓因受到制裁而使美日聯盟的勢力擴張,
然而中國身為世界所認定的崛起中強國,又必須在國際要事上負責任,否則
何以讓美日韓相信中國能成為東亞的穩定力量?而去年中國最後譴責北韓發
射飛彈後,北韓即憤而退出中國主持的六方會談,北韓這種躁動的性格也讓
中國無法對其完全掌控,深怕北韓那一天會突然失控,反而由盟友變敵國。

可以預想的是,中國如果最後拒絕譴責北韓,將嚴重損及大國的形象,而使
「和平崛起」的理念受到質疑;中國若與美日韓同聲譴責北韓而造成兩國斷
交,中國將立即面對一個不穩定且擁有核武的敵對鄰國,而且無法預測北韓
將會對中國做出什麼舉動,這對力求國內穩定、經濟高速發展的中國而言,
自然不符合國家利益。而北韓去年由於貨幣改革失敗,外界估測境內一直處
於不安穩的狀態,隨時都有可能因此政權垮台,這可能導致兩韓統一成民主
國家並成為美國聯盟的一份子,而削弱中國在東亞地區原有的穩定影響力量
,且大量北韓難民湧入中國,也將成為中國境內的另一大問題。所以,中國
對北韓的政策向來是希望藉北韓來展現中國在穩定東亞上有舉足輕重的能力
,但又不希望北韓崩潰,使北韓能繼續成為制衡美日韓聯盟的因素,所以中
國會一方面支持北韓,另一方面又希望北韓能效法中國成功的改革開放經驗
來發展國家,並解除核武威脅,若這種做法成功,更能說服美日韓相信中國
具有維持東亞和平的信念與能力,而不會將「中國崛起」視為是另一個世界
威脅。

正當各國質疑中國的態度消極、沒有做為一個大國應有的形象之際,其實美
國也正面臨同樣的窘境。美國的重要盟邦以色列在本月底強行登上巴勒斯坦
人道援助船並造成死傷,也僅表示「深感遺憾」,並未在第一時間同中國等
國譴責以色列,這也可突顯出類似的事情發生在美國身上,美國也會有類似
的做法,這些做法都無關對錯,只關乎「國家利益」的考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llio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