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沒有捷徑,但一定有好方法,有些人領悟出這些好方法,因此事半功倍,花費極短的時間、金錢、精力,就能做到人所不能,有也些人努力一輩子都徒勞無功,何為其然也?

80/20法則到底是什麼?這是個很有趣的法則,它意謂著成功與汗水未必成正比、努力耕耘也未必能有預期中的收獲,它顛覆了因與果之間的平衡關係。簡單地說,80%的收獲來自於20%的努力,其它80%的努力,卻只有剩下20%的收獲。80%、20%不是絕對的數字,但代表相對多數與相對少數。

這種現象聽來有些弔詭,但卻符合現實的原貌。學生時期就會遇到某些人,平常毫不用功,但在考試前兩三天急起直追,卻能夠名列前茅,也有些人時時刻刻努力讀書,成績卻不盡理想。事業上同儕間的較勁也是如此,有的人平步青雲、扶搖直上,年紀輕輕就成就斐然,也有的人雖然胸懷大志,但終究沒沒無聞,比較偏激的人,就會怨天尤人,怪上天不公平,但真的是這樣嗎?

詩人泰戈爾曾說:「我們看錯了世界,卻說世界欺騙了我們。」想要成功,勤奮刻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方向正確”,才不會事倍功半。像隻無頭蒼蠅到處亂撞,是不會獲得勝利女神的眷顧的。

聖經新約全書中的馬太福音曾有一段撒種的比種,裡頭提到了,「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大者恆大,贏家通吃,這在整個世界的財富分配上更是如此。聯合國2006年提出「二○○五年世界社會情勢報告:不平等困境」時曾經統計過,在中國大陸,有10%的富豪,擁有全大陸41%的財富,收入最高的20%人民的收入,是收入最低的20%人民的收入的33倍;已開發國家的十億人口,僅佔全世界人口1/6,卻擁有全球80%的國內生產毛額,全世界86%的消費活動,是集中在最富裕的20%人口。這並不是一個公平的世界,有的人每天只能吃一頓飯,寅吃卯糧卻不知道下一頓飯在哪裡,也有的人可以花8000萬買一輛豪華跑車而不眨一眼。

但身為弱勢族群,難道就束手無策了嗎?80/20法則是公平的,成功者建立豐功偉業之前,也有許多人根本就是出身平凡、白手起家,比如巴菲特,但他們從人生的經驗當中掌握了成功的觀念,這些觀念通常與一般人的觀念大相逕庭,他們不易受旁人的流言蜚語所動搖,堅持自己的原則達數十年之久,一個經得起時間考驗的人,是受80/20法則所青睞的。有個人曾說,「從一個小小的對的位置出發,長期而言,就會威脅到所有的巨人。打敗巨人的,是一件巨人忽略的小事,而不是大量僅次於巨人的事。」他必然也了解個中奧妙。

這個原則在科學界也適用。以愛因斯坦為例,他是個不受制於既有常識和概念,也不理會過去科學家想法而獨立思考的人,他解決了人們連問都不知道要問,甚至不認為是問題的根本問題。因其獨到的眼光,他發現了一般人看不到的價值和機會,並盡全力積極行動,結果在年僅26歲時就提出布朗運動、光電效應、相對論等三大理論,這並不是他運氣特別好,而是因為他懂得將所有資源集中在他認為最感興趣的事情上,並採定向選學的方式來學習他認為真正重要的知識,於是他找出了對現實是什麼的共識中,沒被質疑的假說,並用全新的觀念來加以詮釋。一個沒有任何特權背景的人卻能僅憑一己之力扭轉乾坤,科學永遠存在這種可能性。

深思熟慮之後再集中全力衝刺,就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目標,這就是80/20法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llio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