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這條路我已經走了好多年了。

想留美的念頭,大概是從大三開始才變得比較強烈,大二時因為
必修成績不佳,使我在大三、大四時想盡辦法改善成績。我的家
庭狀況使我從一開始就不期望靠家裡支援才能出國,但我還是很
不自量力地想出國,由於直攻PhD通常可獲得全額獎學金,我便以
PhD作為我的直接申請目標。大學畢業後,我先當研究助理一年,
之後再入伍一年,在服役的過程中同時申請學校,但其實我當時
的申請條件並不突出,申請結果也不順利。

就一般人看來,這應該是沒希望出國了吧?面對當時申請的不順
利,留美的期望一時間撲了空,任何人心裡都會很失落。我當時
心想要不要再回中研院待一陣子,累積好條件再出來,但更有個
大膽的念頭在告訴我:「直接到美國做研究!」如果能夠到美國
做研究,一來我的美國經驗會讓我在申請上更有幫助,同時又能
體會出國留學的感覺,二來若能有發表的機會,這樣的CV更應該
能從申請者當中脫穎而出。

顯然這並不容易,因為我只有國內的大學學歷,沒有特別的身份
也沒有人為我引薦,對方憑什麼要接受我?但我就是覺得沒試過
不知道,所以開始自己連絡一些我覺得可能有機會的教授,表達
自己想到美國做研究的意願。結果有的人不理會我,有的人拒絕
了我,也有的人願意見我,我把握這千載難逢的機會和對方面試
,終於說服對方接受了我,六個月後,我就隻身來到了美國,一
個我從未曾踏上過的大陸,一個我家族裡沒有人來過的地方。到
這時,我已經距離畢業兩年半了。

在美國的研究日子相當充實,僅僅一年的時間我就覺得自己大有
長進,這讓我認識到所謂的美國生活是怎麼一回事,也認識不少
的好朋友,感受到各種酸甜苦辣,現在想起來,真是一段一輩子
難忘的回憶。兩年過後,在許多人的幫助下,我終於有了自己的
研究論文,終於可以在PubMed上找到自己著作,那種感動與興奮
真是難以言喻,甚至於老闆還答應要讓我繼續待在同個LAB唸PhD。
但這時候我反而猶豫了,我在那裡待了兩年多的時間,我反而更
想到其它地方去看看,於是基於一些綜合考慮的因素,我選擇再
回台灣來申請其它學校。當時我對自己說,「I'll be back to
the US.」,所以我甚至將自己一半的家當都留在美國的朋友那裡,
因為我相信我一定會再回來,再回來帶走那些東西,遷移到我的
新學校。這時候我距離當時畢業已經五年了。

我在美國待了兩年半,和兩年半前的我相比,我體驗了美國的文
化和生活、也造訪過幾個美國的大城市,同時也累積了申請學校
的優勢,時候也到了,我當時準備在去年底申請,我也將更有把
握申請到理想的學校及獎學金,而更重要的是,即使不是F1的學
生身分,我也已經體驗過出國留學的滋味,未來也只是轉換身份
繼續體驗留學的生活。

回台灣後,我開始著手進行申請的作業,原本還在構思SOP的內容
,但很巧地我發現到自己的1st-author paper竟然被一位大師引用
在NRMCB上,而且剛好和我正在做的研究一致,我念頭一轉,就
順水推舟將這段過程一起寫進SOP中,這讓我的SOP一體成形,展現
出一個good scientist應有的內容。由於這是我第二次申請,我
將名單都選定在很頂尖的學校,決定放手一搏做可能是這輩子
最後一次的PhD申請。

結果我似乎還是太高估自己了,一月時就收到一半學校的
rejection,正當我覺得我大概不會有學校收我的時候,二月初
我卻收到了Cornell寄給我的直接錄取信,這才重新又讓我燃起
了信心,然而我當時還有幾家學校還沒有消息,所以沒有立刻
回覆,但就在二月底,Cornell又再次寄信給我,表達他們很
希望我接受offer的意願,承蒙Cornell如此錯愛,我隔天便
決定要到Cornell展開我下一階段的人生。到今年暑假去Cornell,
已經距離我當年畢業六年了,這一段路,走的也算夠久了吧!

除了自己努力外,更想感謝的是在美國時無條件幫助我的那些朋友
,以及在台灣一直都願意在申請學校上不厭其煩地教導我的老師,
他們才是我這次得以錄取真正的功臣!

清大彭明輝教授曾說,「有才華的人,不會因為被名校拒絕而連帶
失去他的才華,只不過他要另外找適合他表現的場所。」希望那些
留學路上不順遂的人不要太沮喪,也許只是時間還沒到而已,只要
不放棄,終有一天會等到你。

───────────────────────────────────────
※以下附上我申請時的各項背景

*Admission:
Cornell (BMCB, PhD, with stipend of $30,533/1st-yr and full tuition)

*Background:
B.S., Life Science, NTHU (GPA 3.5/4.0)

*Test Score:
TOEFL (R 25, L 22, S 22, W 29, Tot 98)
GRE (V 680, Q 800, AWA 3.5)

*Recommendation:
1 from NTUH
1 from Academia Sinica
1 from UMN

*Publications:
3 papers: 1 × 1st, 1 × 2nd, 1 × 3rd
1 poster: 1 × 1st

*Work Experience:
1. Second Lieutenant at Coast Guard Administration
2. RA at Academia Sinica, UMN, and NTUH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llio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